文驰文档网 - 设为首页 - 加入收藏
当前位置 首页 > 范文大全 > 优秀范文 >

教学设计需要14篇(全文完整)

时间:2023-07-15 16:55:04 来源:网友投稿

教学设计需要第1篇教学目标1.结合“摆筷子”的具体情境,经历编制2的乘法口诀的过程,进一步体会编制乘法口诀的方法。2.掌握2的乘法口诀,会用已学过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,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。教学重难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学设计需要14篇,供大家参考。

教学设计需要14篇

教学设计需要 第1篇

教学目标

1.结合“摆筷子”的具体情境,经历编制2的乘法口诀的过程,进一步体会编制乘法口诀的方法。

2.掌握2的乘法口诀,会用已学过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,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。

教学重难点

重点:结合情境,编制2的乘法口诀。

难点:掌握2的乘法口诀,会用已学过的口诀进行计算。

教学准备

挂图 小棒 口诀卡片

课时安排:1课时

教学过程

(一)创设情境、导入新课

师:同学们,你们在家里会做家务吗?(展现挂图)

星期天,家里来了好多客人,爸爸妈妈都忙着招待客人,烧菜、做饭,小明也过来帮着做家务活,你们看(老师指着挂图,让学生观察)小明在做什么呢?(生:帮着摆碗筷。)

师:这节课,我们就通过“做家务(摆筷子)”这一情境来学习2的乘法口诀。(板书课题:做家务)

(二)操作探究,学习新知

1.看图说一说。

师:请同学们仔细观察,小明摆碗筷这幅图,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?

(同桌互相说说,再汇报。)

生:桌上摆了9个碗,3双筷子,可能吃饭的有9人,应该摆9双筷子,已摆好了3双,还要摆6双……

师:请同学们看看小明是怎样摆筷子的呢?(一双一双地摆)你们能帮助小明把其余的筷子摆好吗?

生:能。

2.摆一摆,数一数。

(1)请每位同学用小棒代替筷子摆一摆。想一想:共要摆几次。(9次)要求边摆边说:一双筷子有2根,2双筷子有4根……

(2)学生自己动手摆,边摆边说。

(学生活动,教师指导帮助,请个别同学示范。)

(3)汇报。你摆了几双筷子?共几根?你是怎样数的?

(4)比一比看谁数得又对又快!

(有的学生一根一根地数:1,2,3,4,…,18根;
有的学生两根两根跳着数:2,4,6,8,…,18根。)

先让每个学生看着摆的小棒与同桌互相说,然后全班闭着眼睛说,小组内说,个别说。

3.填一填。(用小黑板出示这个表格)

几双筷子123456789

几根筷子24

(1)观察思考。这个表格表示什么意思?

(2)试一试。独立把书上的表格填完整。

(3)交流订正。“你填的数是几?为什么填这个数?说说你的算法。”

生1:我是边摆小棒边数边填表。

生2:我是先数一双2根,2双就是在一双的基础上加2根,即用2连加的方法。

4.试一试。

(1)根据表格写乘法算式。

师:1双筷子2根也就是几个2?(1个2),那么1个2是2,用乘法算式表示,你们会吗?

(同桌交流、汇报。老师板书:1×2=2。)

师:2双筷子呢?(2个2)

2个2是4,用乘法算式来表示又是怎样的呢?

(交流、汇报。老师板书:2×2=4。)

师:同学们很聪明,那你们能根据表格写出3双、4双、5双……9双所对应的乘法算式吗?

(学生同桌交流后,独立填写算式,再汇报;
老师按顺序板书乘法算式。)

(2)根据乘法算式,编一编乘法口诀。

师:同学们,上节课我们已学了5的乘法口诀。想一想,5的乘法口诀是怎么编的呢?你们能根据这9个乘法算式编出对应的2的乘法口诀吗?(能)

(要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。)

(3)交流订正。可让个别学生说说他们的想法,其他小组同学补充,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按顺序写出乘法口诀。

(4)学生齐读乘法口诀。

师:同学们真不简单,自己编出了“2的乘法口诀”;
仔细观察,同桌讨论“2的乘法口诀”有什么特点。

(学生口述发现的规律,老师用彩色粉笔圈注。)

5.读一读、记一记。

(1)按顺序齐背。

(2)教师与学生、学生与学生对口令。

(3)教师指表格中任一组信息,学生说口诀。

(三)巩固新知、拓展思维

1.游戏(对口令)。

形式多样:可以师生对口令,小组之间对口令。内容是:两道乘法算式与一句口诀对。如,2×3,3×2,对口诀二三得六。

2.圈一圈。

(把第15页练习第2题写在小黑板上展示)先理解题意,再独立完成,然后反馈订正。

提问:(指着小黑板上已填完的表)观察这些圈起来的数,你发现了什么?(双数)没有圈起来的数呢?(单数)

3.比一比,哪一组获胜。

规则:每一个同学先独立完成第15页第3题,然后老师选两组同学进行接力,其他同学当评委。接力同学每人只做一题,然后按顺序传给下一位同学,最先完成又全对的小组获胜。让同学说说比赛的感想。

4.综合拓展题。

出示15页第4题,学生独立完成;
然后反馈订正。要求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。

(四)课堂总结

请小朋友谈谈本节课的学习收获。

板书设计

填一填

几双筷子123456789

几根筷子24

做家务

1×2=2 一二得二

2×2=4 二二得四

2×3=6 二三得六

2×4=8 二四得八

2×5=10 二五一十

2×6=12 二六十二

教学设计需要 第2篇

教学目标:

1、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,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。

2、结合具体的情境,逐步培养提出问题、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。

教学重点:

1、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。

2、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。

教学过程:

一、复习旧知,导入新知

20×3= 30×5= 40×2=

200×3= 600×5= 16×4 =

16×4 =

这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新知,老师希望下课时每位同学都能不仅会做,而且能说出为什么?

二、创设情境,提出问题

师:同学们喜欢去海边游泳吗?淘气笑笑他们在暑假里就到美丽的北海去旅游了,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的情况。(师出示淘气、笑笑在海边买东西的情境图。)

师: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?

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?

师:这节课我们先解决“买3个泳圈需要多少钱?买3个球需要多少钱?”的问题,其他问题先存入“问题银行”。

三、探索口算方法

1、解决问题:买3个泳圈需要多少钱?

师:你会列式解答吗?

学生先独立列式计算12×3或3×12,再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口算方法,然后汇报。

生1:12×3就是3个12相加,12+12+12=36(元)。

生2:如果每个泳圈是10元,3个泳圈是10×3=30(元)。每个泳圈少算了2元,3个泳圈共少算2×3=6(元),一共要30+6=36(元)。

生3:12×3就是把12分成10和2,10×3=30,2×3=6,30+6=36(元)。

2、解决问题:买3个球需要多少钱?

师:你能算出来吗?

学生列式计算15×3或3×15,先同桌交流自己的口算方法,再汇报。

生1:15×3就是3个15相加,15+15+15=45(元)。

生2:15×3就是把15分成10和5,10×3=30,5×3=15,3个10再加上3个5,30+15=45(元)。

四、课堂小结

今天我们通过买东西“需要多少钱”学习了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方法。学到这里,你有什么收获?

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乘一位数,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乘一位数,最后把它们合起来。

五、巩固与练习

1、看屏幕(出示练一练第2题情境图)

让学生独立解决⑴⑵两个问题,在全班交流。

全班交流时,对于第⑵个问题,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思考问题的方法。

可以:①因为15×6=90(块),100—90=10(块),所以够分。

②因为15×6=90(块),100>90,所以够分。

2、看屏幕(出示练一练第3题情境图)

师:谁能说一说从图中都看到了什么?

学生根据图意回答,并独立解决问题,再在小组中交流,然后进行全班交流。

3、练一练第4题

教师先示范让学生理解表格,学生独立填表,然后进行全班反馈交流。

引导学生观察填写结果,说一说“发现了什么?”

4、练一练第1题

先让学生独立计算,再抽几题让学生说说口算方法。

六、检测

这节课大家学习的如何呢?来,做一做16×4 并写思考过程吧。

完成后相互检查,看看谁都完全正确。

教学设计需要 第3篇

教材分析

我所教学的课文是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《一个人需要多少土地》。第五单元是以“精神家园”为主题,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对人的本性的了解和认识,以及对人性的弱点的思考。

教学目标

知识与技能

1、了解托尔斯泰,课外阅读其作品。

2、从小说要素归纳小说情节;
从整体上把握小说的主要内容,探寻小说的主题。

3、欣赏作品处理情节详略、结尾耐人寻味的特点。

(二)过程和方法

1、朗读

2、品读

3、讨论点拨

(三)情感、态度、价值观

1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。

2、多角度分析问题,关注社会。

教学重难点

1、教学重点是能从整体上把握小说的"主题。

2、难点是小说主题和寓意的多向理解;
欣赏小说的生花妙笔。

学情分析

教法设想

根据对教材的分析,学情的分析,结合当前语文的教学理念,本文的教学可采用朗读、品读、讨论点拨、质疑探究法、问题导引法、讨论法,在教学过程中,力求体现学生自主性,教师授之以渔的教学理念。

教学于法,复述为本,学生对课文的感知是通过读来完成的,尤其是小说教学,读尤为重要。

对字词的积累,我采用检查预习的办法,让学生利用注释,借助工具书,自主学习,将自学中遇到的难词、难句摘下来,通过生生互动、师生互动交流加以解决。教师在点拨时授以学法指导,指点解词的方法。

在突破教学难点时,我采用了讨论法。比如“如何理解本文的主题”这一问题上,可以让四人小组先讨论,让学生独立思考的成果转化为全组同学的成果,为学生创造更多自我表现的机会,拓宽学生的思路。

另外,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,我采用了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,比如看图片、看动画等,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,营造氛围,使学生融入情景之中。

学法指导

在教学过程中,我将采用自主、探究的学习方式,从两方面加以点拨和指导。

第一方面,在通读基础上,自主复述课后,让学生划出表现人物个性的重点词句语句,组织学生交流,并适可而止加以点拔,只把获得结论的方法途径指导给学生,促其自求,促其自得,从中悟出规律方法,以让学生理解小说的人物形象。

第二方面,让学生提出对课文思想内容方面的疑难问题,教师组织课堂讨论,以培养学生的思辩能力,以达到进一步把握主题,从多角度理解主题的目的。

教学设计需要 第4篇

教学目标:

(1)结合"需要几个轮子"的具体情境,经历3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,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。

(2)引导学生探索规律,初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,在数学游戏中体会数学乐趣,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。

知识与技能:编制3的乘法口诀,掌握3的乘法口诀会用3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解决实际问题。

过程与方法:引导学生用乘法口诀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。

情感,态度与价值观

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意识,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。

教学重点:

编制3的乘法口诀,掌握3的乘法口诀会用3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解决实际问题。

教学难点:

用乘法口诀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。

课前准备:

挂图,小棒。

方法:

自主探究,讨论交流。

教学内容

一、课题引入

师:今天,我们要帮助小熊一起解决"需要几个轮子"这一数学问题。大家打开课本16页,观察图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

生:有一个小朋友在给三轮车安装轮子。

师:大家发现图中的数学问题了吗

生;
一辆三轮车3个轮子,9辆车需要几个轮子

二、探讨新知

1、数一数,填一填

师:一辆车3个轮子,2辆车几个轮子

生:2辆车6个轮子。

师:好的,下面大家就用圆片代替轮子摆一摆,数一数,看看3辆,4辆……9辆车分别需要几个轮子 并把表格填完整。

(学生独立摆、数、填,老师个别辅导)

师:请小朋友说说你是怎样填的

生:我是每次加3、6加3等于9、9加3等于12……

师:好办法,就是没多一辆就多3个轮子。用连续加3的办法可以算出9辆车需要27个轮子。

2、合作学习,摆一摆,说一说,写一写。

教师用三根小棒围成一个三角形,问:摆一个三角形需要几根小棒

生:摆一个三角形需要3根小棒。

师:一个三角形是几个3 能列出一个乘法算式吗

生:1个3,1×3=3或3×1=3

师;
很好,同学们的乘法知识掌握得很不错。大家能编出口诀记住1×3=3吗

生:一三得三。

师:小朋友们真聪明,能自己编出乘法口诀。接下去,同桌之间相互合作,一人摆三角形,一人说算式,编口诀,并把算式和口诀填写在课本16页试一试的第2小题中。

(学生同桌合作学习,教师巡视,了解学生的编写情况)

3、集体交流反馈。

师;
刚才,老师看到很多同桌之间合作得非常认真。相信每个小朋友都有不少的收获吧 谁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你的收获呢

(引导学生说出算式和相应的乘法口诀。老师可以多让一些学生反馈,加深他们对乘法口诀的印象)

师:小朋友们真会动脑筋,自己编出了3的乘法口诀。下面,每个小朋友自己把乘法口诀读一读。想一想,你可以用什么方法很快地记住3的乘法口诀

4找规律,记忆口诀。

学生独立思考,小组交流

全班反馈

师;
你是怎样记住3的乘法口诀的

生1;
我想,如果忘记了,可以用加法算一算。

师:哦,你是把乘法算式转化成加法算式来记的,其他小朋友还有不同的方法吗

生2:我发现上下两句口诀得数相差3,我背诵的时候只要每次加三就可以了。

师:你的发言真精彩,其他小朋友发现这个规律了吗 大家试试,用××同学的方法是不是很快能记住3的乘法口诀。

(给学生再次用规律记忆口诀的时间)

三、巩固练习

口诀接龙

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口诀接龙比赛,接得又对又快的小组获胜。

练一练的第1题

让学生独立练习,教师巡视,了解学生用口诀的情况。

3练一练的第2题

教师引导学生寻找规律后填数,学生独立完成,然后交流找到的规律。

四、小结: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

五、布置作业

练习第三题

《伴你成长》1—3题

教学设计需要 第5篇

一、创设情境,激趣导入。

师:同学们,你们坐过三轮车吗?你知道它为什么叫三轮车吗?小明想做几辆玩具三轮车送给好朋友们,今天我们和小明一起探索三轮车与车轮之间的数量关系,学习“3的乘法口诀”(板书:3的乘法口诀)

二、活动探究,获取新知。

师:1辆三轮车有3个轮子,2辆三轮车有几个轮子呢?3辆呢?9辆三轮车有几个轮子呢?

1、画一画、说一说、填一填。

师:(分发一张画有9个方格的草稿纸)你们能在这张草稿纸上通过画图来解决这个问题吗?如果一个方格表示一辆三轮车,请您像老师这样为每辆三轮车画上轮子。并且数一数,边数边填表格。

师:谁来回报一下你数的结果。(一辆三轮车有3个轮子,两辆三轮车有6个轮子……)

师:看来“需要几个轮子”的问题,都可以从这张表格中找到答案。

师:小组讨论一下,从这张表格中能发现什么规律。(全班汇报交流时,着重引导学生感受两点:①轮子随着车辆的增加而增加;
②每多1辆三轮车就要增加3个轮子。)师总结:究竟需要几个轮子,取决于有几辆三轮车。

2、利用表格,编制口诀

师:1辆三轮车也就是几个3?(1个3),那么1个3是3,用乘法算式表示,你们会吗?1×3=3。(板书到黑板)师;
2辆三轮车呢?(2个3)2×3=6师:同学们很聪明,那你们能根据表格写出3辆、4辆、5?9辆所对应的乘法算式吗?请同学们利用“表格”,独立填写乘法算式的积,再结合左边的车轮图进行验证。同时让学生完成板书。

师:你们能根据这9个乘法算式编出对应的3的乘法口诀吗?

学生独立编写乘法口诀,(请同桌同学互相交换课本,互相检查,再读一读,看口诀编得顺不顺口。然后展示一位学生所编的乘法口诀,让大家再读一读。)

三、巩固练习

(1)自己练习背一背。看谁记得最快最准。

(2)口诀接龙。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口诀接龙比赛,接得又对又快的小组获胜。

(3)按顺序齐背。再拍手背一背。

(4)学生与学生对口令(按顺序),教师与学生对口令(打乱顺序)。再齐背一遍。

师:乘法口诀会帮助我们做乘法运算,所以要把3的乘法口诀记牢。请想想,你怎样记住3的乘法口诀,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向大家介绍。

(在全班介绍交流时,特别要提倡或肯定利用知识的内在联系来加强记忆的方法。如,“三五十五”记得牢,它加个3是“三六十八”,减个3是“三四十二”;
十个三是三十,减个3就是“三九二十七”等。)

师:利用知识之间的联系来加强记忆,是个很好的学习方法。老师真佩服你,善于发现知识的联系。

五、加强练习,熟练口诀。

师:你记住这些口诀了吗?那我可要出几道题来考考你。

1、把口诀补充完整。

三()二十一

()六十八

()二十七

三四()

()得三

三三()

三八(

)()得六

2、根据乘法口诀写算式。

三八二十四

三九二十七

三五十五

3、咱们再来做一组口算题,看谁举手最快!(要求读算式说得数,并说出用的是哪句口诀。)

3×5

6×3 4×3

3×9 8×3

4、计算小竞赛。(书中37页过河题)

四、总结

师:今天你学到了什么?有哪些收获和体会?谁愿意来说一说?你的收获可真多,回家后,把3的乘法口诀背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听好吗?

教学设计需要 第6篇

一、教材分析

《需要多少钱?》是小学数学北师大版第一单元《乘除法》(积在百以内的两位数乘一位数)中的内容。本单元的学习是在学生掌握了表内乘除法的基础上展开的,它是学习笔算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。在《需要多少钱?》这一教学中,主要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,掌握积在百以内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,为今后学习作铺垫。

二、学情分析

三(2)班共有42人,从二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质检成绩看,成绩倒不尽如人意,平均分只有40多分,对表内乘法口诀大部分学生能较为熟练地背诵,但对乘法意义的理解比较含糊。因此本课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,掌握积在百以内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。

三、教学目标

1、知识与技能:

探索两位乘一位数(积在百以内)的口算方法,体验算法的多样化。

2、过程与方法:

让学生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,解决问题的过程,培养学生运用乘法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。

3、情感、态度与价值观:

(1)结合具体情境,感知乘法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,感知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。

(2)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取得积极的情感体验,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,培养合作意识和树立自信心。

四、教学重难点

1、两位乘一位数(积在百以内)的口算方法。

2、能用用乘法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,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.运用。

五、教学过程

(一)创设情境,提出问题

教师出示教学情境图并问: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?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?

小组交流后提出:

(1)3个小朋友每人买1个泳圈要多少元?

(2) 3个小朋友每人买1个球要多少元?

(3)买1个泳圈和1个球一共需要多少元?

(4)用100元钱可以买几个泳圈、几个球?

(二) 探索新知,解决问题

师:这节课我们先解决“买3个泳圈需要多少钱?买3个球需要多少钱?”的问题。

师:①买3个泳圈需要多少钱?

②买3个球需要多少钱?

师:你是怎么算的?

师:板书课题:“两位乘一位数”的口算

(1)列式计算,小组交流。

(2)全班交流算法。

(3)学生说出自己的口算方法。

(4)观察小结:这道题与以前的乘法有什么不同?(揭示课题)

(三)巩固练习

师:指导学生完成第5页1—4题。

学生完成后全班交流。

(四)全课小结

师:通过这节课的学习,你有什么收获?

学生交流。

六、教学反思

本节课利用教材中提供的情境,引导学生提出问题,解决问题。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,充分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两位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,学生通过独立思考,小组交流讨论,经历了探索多种算法和与他人交流的过程。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与灵活性,通过知识的应用,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,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
课后我想:我们的教学,就应从我们的学生实际出发,抓好最基本的口算、计算是我们的根本任务,那些偏难的“题海”,我们弃之远曰!

教学设计需要 第7篇

学习目标:

1、结合淘气做三轮车的具体情境,经历3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,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。

2、通过“怎样记住3的乘法口诀”的交流活动,建立口诀之间的内在联系。

3、会用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运算,能解决生活中简单的乘法问题。

重点难点:

重点:

掌握3的乘法口诀。

难点:

会用乘法口诀进行表内乘法口算,解决生活中简单的"乘法问题。

课型:

授课(计算教学

教学时数:

1课时

教学准备:

课件、圆片、小棒 教学过程:

(一)问题情境

师:你们喜欢做手工吗?瞧,淘气在做什么? 课件出示:教材第36页主题图。

师:淘气制作的三轮车,一辆车需要几个轮子?两辆车呢? (二)自主探究

1.用圆片摆一摆,填一填。

师:现在请同桌两人分工合作,用圆片代替三轮车的轮子摆一摆,完成下面的表格。也可以用小棒摆成三角形,一个三角形中的三根小棒就是一辆三轮车需要的轮子,然后完成表格。

学生同桌合作动手摆、填表格;
教师巡视指导。

组织学生汇报交流,师生共同完成表格。

2.编口诀。

师:现在结合自己动手操作的过程以及表格中的数据,你能列出乘法算式,编出3的乘法口诀吗?咱们来试一试。1辆三轮车需要几个轮子?

生1X3=3,口诀应该是一三得三。

师:很好!就这样,那么2辆三轮车需要几个轮子?3辆呢?……9辆呢?大家依次这样写出乘法算式,编出乘法口诀,在小组里交流讨论。

学生在小组内讨论编口诀,教师巡视,知道个别有困难的学生。

组织交流汇报,师生共同完成3的乘法口诀。

3.记口诀。

师:想一想,怎样记住3的乘法口诀? 学生可能会说:后一句口诀中的结果比前一句的结果多3。

俗话说“不管三七二十一”。知道了三七二十一,我就知道三六十八了。

我是想之前咱们学过“三五十五”,那么就有“三四十二”“三六十八”。

只要学生说得合理,教师就应该予以肯定。

(三)总结提升

师:今天你有什么感受呢?有哪些收获?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吧!

作业布置:

板书设计:

需要几个轮子

3 的乘法口诀

1x3=3 一三得三 2x3=6 二三得六

3x3=9 三三得九 3x4=12 三四十二 3x5=15 三五十五 3x6=18 三六十八 3x7=21 三七二十一 3x8=24 三八二十四 3x9=27 三九二十七

教学设计需要 第8篇

教学内容:课本P16的内容及P17练一练的第1、2两题。

教学目的:

1、结合“需要几个轮子”的具体情况,经历3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,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。

2、理解每句口诀表示的含义,会用乘法口诀进行表内乘法的口算,解决生活中简单的乘法问题。

3、引导学生探索规律,初步培养学生的分析、综合能力。

教学重点:3的乘法口诀。

教学难点:3的乘法口诀本身含义的理解。

教学过程:

一、 谈话引入

1、 同学们,你们喜欢做手工吗?谁能说说你会用这双手做些什么手工呢?

2、 “十一”快到了,小明想给他的好伙伴每人送一辆自制的三轮车,就把各个零件拿出来进行组装。聪明的同学们,你能帮他算算,一共需要几个轮子吗?

3、 看图引入

说说图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?并提出数学问题,1辆三轮车需要3个轮子,2辆呢?3辆呢……9辆三轮车分别需要多少个轮子?

二、 探讨新知

1、 数一数,填一填。

(1) 请同学们用圆片代替轮子摆一摆,数一数,看看3辆、4辆……9辆车分别需要几个轮子,并把表格填完整。

(2) 指名汇报,并引导学生说出是怎样填的。

(3) 启发学生说出表格中的数各表示什么。

△ 引导学生表明,第一格表示1个3,第二格表示2个3……第九格表示9个3。

通过数一数,学生经历了用3连加的过程,算出得数,理解三轮车的数量与轮子总数之间的对应关系,强化对几个3得几的体验,为学习3的乘法口诀做准备。

2、 合作学习,摆一摆,说一说,写一写。

(1) 教师示范用三根小棒围成一个三角形,并请小朋友用小棒摆三角形。

(2) 摆一个三角形,列一道算式,编一句口诀。

(3) 引导学生说出:它表示几个3,怎样列式,怎样编出3的乘法口诀,并及时板书:

1个3 1×3=3 一三得三

2个3 2×3=6 二三得六

… … …

… … …

… … …

3、 记一记:

(1) 观察:3的乘法口诀有几句?

(2) 讨论:怎样才能记住3的乘法口诀?

(3) 找规律,记口诀,

① 请同学们选出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记一记,并自由读口诀。

② 同桌两个互对口诀。

③ 比一比,看谁能最先背出口诀。

三、 巩固练习

1、 课本P17,练一练第1题。

让学生独立练习,教师巡视,了解学生用口诀的情况和认真观察题目的习惯。

2、 课本P17,练一练第2题。

教师引导学生寻找规律后填数,学生独立完成,然后交流找到的规律。

四、总结

让学生说说在这节课上有什么收获。

教学设计需要 第9篇

教学目标:

1、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,经历多种算法交流的过程,并能正确地计算。2、结合具体情境,能用乘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,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。

教学重点:能计算一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。

教学难点: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。

教具准备:挂图、幻灯、小黑板。

教学设计:

一、情境导入:

暑假里,有三个小朋友,来到了美丽的大海边。出示挂图:同学们自己观察这幅图把你看到的说给同桌听一听。

二、探索新知:

1、描述情境图,并根据图提出问题。

2、小组交流各自的问题,并试着解决问题。

3、引出:买3个游泳圈需要多少钱?

(1)列式计算,小组交流。

引导学生根据问题独立列出乘法算式:12×3=

(2)全班交流算法。

组织学生交流计算方法,学生们可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。

4、解决问题:买3个球需要多少钱?

每个学生先独立列出乘法算式,尝试解决,再交流、汇报。

5、引导学生说一说怎样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。

三、拓展应用:

⑴、一共有多少块饼干?

⑵、每个小朋友15块,分给6个小朋友,够分吗?

四、小结

在这节课中,你学会了什么?要注意什么问题?

五、作业:作业本中的相关作业。

教学设计需要 第10篇

一、教材分析

《需要多少钱?》是小学数学北师大版第一单元《乘除法》(积在百以内的两位数乘一位数)中的内容。本单元的学习是在学生掌握了表内乘除法的基础上展开的,它是学习笔算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。在《需要多少钱?》这一教学中,主要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"意义,掌握积在百以内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,为今后学习作铺垫。

二、学情分析

三(2)班共有42人,从二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质检成绩看,成绩倒不尽如人意,平均分只有40多分,对表内乘法口诀大部分学生能较为熟练地背诵,但对乘法意义的理解比较含糊。因此本课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,掌握积在百以内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。

三、教学目标

1、知识与技能:探索两位乘一位数(积在百以内)的口算方法,体验算法的多样化。

2、过程与方法:让学生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,解决问题的过程,培养学生运用乘法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。

3、情感、态度与价值观:

(1)结合具体情境,感知乘法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,感知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。

(2)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取得积极的情感体验,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,培养合作意识和树立自信心。

四、教学重难点

1、两位乘一位数(积在百以内)的口算方法。

2、能用用乘法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,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。

五、教学过程

(一)创设情境,提出问题

教师出示教学情境图并问: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?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?

小组交流后提出:

(1)3个小朋友每人买1个泳圈要多少元?

(2)3个小朋友每人买1个球要多少元?

(3)买1个泳圈和1个球一共需要多少元?

(4)用100元钱可以买几个泳圈、几个球?

(二)探索新知,解决问题

师:这节课我们先解决“买3个泳圈需要多少钱?买3个球需要多少钱?”的问题。

师:

①买3个泳圈需要多少钱?

②买3个球需要多少钱?

师:你是怎么算的?

师:板书课题:“两位乘一位数”的口算

(1)列式计算,小组交流。

(2)全班交流算法。

(3)学生说出自己的口算方法。

(4)观察小结:这道题与以前的乘法有什么不同?(揭示课题)

(三)巩固练习

师:指导学生完成第5页1—4题。

学生完成后全班交流。

(四)全课小结

师:通过这节课的学习,你有什么收获?

学生交流。

六、教学反思

本节课利用教材中提供的情境,引导学生提出问题,解决问题。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,充分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两位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,学生通过独立思考,小组交流讨论,经历了探索多种算法和与他人交流的过程。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与灵活性,通过知识的应用,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,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
课后我想:我们的教学,就应从我们的学生实际出发,抓好最基本的口算、计算是我们的根本任务,那些偏难的“题海”,我们弃之远曰!

教学设计需要 第11篇

教学内容:教科书p4—5

教学目标:

1、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,经历多种算法的交流过程,并能正确计算。

2、结合具体情境,能用乘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,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。

教学重难点: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,并能正确计算。

教学过程:

一、创设情景,提出问题。

教师出示p3的挂图,引导学生先观察这幅图: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?你能提出哪些问题?学生可能会提出很多问题,如:买一个球要多少钱?3个小朋友每人买一个泳圈要多少元?买一个泳圈和一个球需要多少钱?买3个球要多少钱?用50元可以买几个泳圈、几个球?

二、探索口算方法。

1、解决问题:买3个泳圈需要多少钱?

⑴列式计算,小组交流。

学生独立列式:12×3=

然后,学生尝试计算,再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口算方法。

⑵全班交流算法。

教师组织全班交流计算方法,可能会出现以下口算法:

生1:12×3就是3个12相加:12+12+12=36(元)

生2:12×3就是3个10 再加上3个2,10×3=30,2×3=6,30+6=36(元) 生3:如果每个球是10元,3个泳圈是30元,我每个球少算了2元,3个球还要6元,一共要36元。

生4:可把12看成4×3,这样12×3就变成了4×9=36(元)

生5:12×3=6×2×3=6×(2×3)=6×6=36(元)

……

以上每种计算方法都是正确的,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。

2、解决问题:买3个泳圈需要多少钱?

每一个学生先独立列出乘法算式,尝试解决,再交流、汇报。

3、引导学生说一说怎样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。

三、应用知识,解决实际问题。

练一练1、2 学生独立完成。

练一练3 可组织学生进行讨论。

教学设计需要 第12篇

一、教师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对生字、生词的掌握。

二、教师指导学生赏析课文,并讨论下列文题:

1、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,归纳小说的主题。

(1)小组讨论:

(2)全班讨论:

(3)教师总结:小说通过对帕霍姆为拥有更多土地而累死的叙述,评判了贪得无厌的人,揭露了社会的黑暗现象。文章先写帕霍姆的贫穷状况,又叙述她的贪得无厌的事情,最后对这种人进行了评判和嘲讽。

2、为什么我们对文章所叙述的人物的贪得无厌不感到厌烦?

(1)小组讨论:

(2)全班讨论:

(3)教师总结:文章两次写到帕霍姆买地,一次写他用脚“圈地”,均是为了表现主人公的贪婪,但我们不觉其烦。这是因为作者总是采取不同方式,从不同的角度对主人公的贪婪进行刻画。

3、你有没有想到主人公帕霍姆最后的结局?这样的结局你认为是不是最好的?为什么要特地点名“刘英尺’?

(1)小组讨论:

(2)全班讨论:

(3)教师总结:(开放性题目,学生可以自由发挥。)结局出人意料,却又合乎情理。因为他想追求最大值(得到了),结果超越了身体极限(人死了)。这样的结局当然是最好的,因为它把许多相反的东西,尖锐的矛盾集中到了一起,引起读者更多的思考。如果换成算计得恰好,即获得了可能限度内的最多土地,人又完好无损的喜剧结果,或者眼看无望,干脆放弃,至多就损失一千卢布的结局,则寓意、主题就很欠缺。

4、讨论小说的主题。

(1)小组讨论:

(2)全班讨论:

(3)教师总结:主要是批判和嘲讽贪得无厌,但也客观表现了一个受人赞赏的个性。

5、开头部分帕霍姆两次买地的故事,有没有必要写?为什么?

(1)小组讨论:

(2)全班讨论:

(3)教师总结:有必要。因为前两次买地为最后一次得到土地却丧了命作铺垫。帕霍姆过分的的贪心是逐步发展来的,也是前面过于顺利造成的。第一次买地可说是为了摆脱贫困,但进展顺利造成了他后面欲望膨胀的基础。第二次自称是为了不受穷,其实至少应是为了日子越过越好,结果更为顺利,生活强了十倍,这就大大激发了他的欲望,他希望眼前所有的土地都属于他,他的贪欲大大膨胀了。这才有后面买大批土地的决定和表现出的过分贪心。这样的情节才是故事不显得生硬和突然。直接从巴什基尔人的买地游戏说起,虽一样可以揭示主题、寓意,但可能较为离奇,教化味较重,而采用民间寓言故事或传统小说的叙事风格,生活味较浓,且娓娓道来,似拉家常,效果当然好。

三、课文结构

开端:帕霍姆为改善生活而欲买地

发展:两次买地

高潮:帕霍姆用脚尽力丈量大片土地贪得无厌

结局:帕霍姆悲惨死去

尾声:仅得埋葬之地

四、写作特色

1、成功的运用了心理描写,刻画了人物的性格特征。

2、内容环环相扣,结构层层递进。

教学设计需要 第13篇

教学目标:

1、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口乘法的计算方法,并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。

2、理解乘法的意义,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,体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

教学重点:

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乘法

教学难点:

一位数乘两位数(进位)口算

教具准备:

教学挂图

教学过程:

一、复习。

教师出示上节课所学的口算乘法练习。

二、新授。

1、出示挂图,引导学生观察。

2、教师提出问题:卖3个游泳圈需要多少钱?

3、教师板书学生的方法,并问:123怎样计算?

4、学生将答案写在书上。

5、出示第二个问题:买3个球需要多少钱?

6、教师组织学生讨论:怎样计算:153与123有什么不同

7、学生将答案写在书上

三、练习。

完成P3第1~4题

1、2题可独立完成。

2、4题对部分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,可适当的辅导。

四、评价

你觉得这节课学得怎样?哪些地方还需要提高?

学生听算,做完后集体订正。

学生仔细观察图片,说说图片中的数学信息。

学生独立思考问题,并列出算式:1、12+12+12=361、123

学生独立思考后,指名回答计算方法。教师板书:103=3023=6所以123=36

学生独立思考列出算式并尝试解答。

这是本节课的难点,学生可以用笔算的计算顺序来解答也可有其他的方法,必须掌握扎实,多复述。

做完后小组交流

学生自评、互评。

板书设计:

买3个游泳圈需要多少钱?买3个球需要多少钱?

123=36153=45

103=3023=6103=3053=15

30+6=3630+15=45

教学设计需要 第14篇

教学目标:

1、掌握、熟记3的乘法口诀,明白每一句口诀的意义。

2、能用乘法口诀计算。

教学重点、难点:

理解口诀的意义并熟练运用。

教学过程:

一、听算

思考:乘法算式中积一定大于乘数吗?

不一定。如:0×a=0 1×1=1

二、新课

1、出示问题:9辆车有多少个轮子?

生发现少一个条件。(不知一辆车几个轮子。)

出示表格。

2、你能看懂下表吗?说一说表格各栏的意思。填一填

三轮车有几辆1 2 3 4 5 6 7 8 9

轮子有几个 3 6

3、可以怎样算呢?

表格的空格其实是在向我们提问。说一说提了什么问题。

怎么解答这些问题?

问一个列一个算式。生在练习本上列。

(1)借助摆三角形数边数的方法进行探索。

(2)用逐一加3的连加方法进行探索。

(3)鼓励从已有知识“二三得六”“三五十五”或“三个十是三十”出发,利用连加或连减的方法进行探索。

4、怎样算的快些呢?(用乘法口诀计算)

5、根据我们以前学习2、5的乘法口诀的经验,你会编制3的乘法口诀吗?

6、说一说每句口诀的意思。

比如:“二三得六”的含义。

一句口诀可以写2个算式。

7、读一读这些口诀,交流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口诀的?

三、巩固练习

1、对口令。

几几得九。顺向、逆向对口令。

2、完成p17、1、2、3、

一句口诀2道算式。

3、找规律,填一填。

先观察,说一说,有什么规律。

(1)10,15,20,(),()。5个、5个地增加。看到10想到几乘五得一十?用5的乘法口诀就可以快速完成。

(2)9,12,15,(),()。3个、3个地增加。想3的乘法口诀。

4、过河。

正确运用乘法口诀完成计算题。

四、数学故事。

1、请同学们自己先看一看,再想一想图上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数学故事。

2、和同桌讲一讲这个故事。

3、全班交流。

淘气拿了20元钱,他准备买一套故事书。到了书店,阿姨告诉淘气,一套故事书有6本,每本3元,阿姨找给淘气5元钱。淘气在心里算了算。每本3元,6本就是6个3元相加,用乘法计算就是6×3=18元。我给阿姨20元,20—18=2元。阿姨应该找我2元钱。淘气告诉阿姨:阿姨,您找错了吧,应该只找2元。阿姨笑笑说:平时呢,找5元肯定错了。今天是“六一”儿童节,本店对小朋友实行优惠,每本书便宜5角钱。请你算一算,我找对了吗?

教学反思

通过本次教学,让我从中收获了不少。对此谈谈自己的想法。课开始创设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联的学习情境,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。通过设问,激活学生思维与探索的欲望。

通过“画一画”的活动,让学生建立三轮车与轮子的图形表象,通过“数一数”、“说一说”进一步感受“三轮车有几辆”与“轮子有几个”之间的对应关系,发展学生的数感。

用表格表示数值的对应关系,具有直观性,进一步引导学生发现数值对应的变化规律,有助于培养数感。强调利用知识内在联系加强记忆的方法,也是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。练习的形式丰富多彩,把枯燥的计算练习变得生动有趣,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。

“数学故事”不仅增添了数学学习内容的趣味性,而且打破了学科本位,加强了数学与语文学科的联系与综合;
把做人的道理寓于数学故事的情节之中,是实现新课程多元目标的一项举措。

推荐访问: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需要14篇 教学设计需要(合集14篇) 教学设计需要设计哪些东西

Top